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废水生化处理调试
废水生化处理调试
更新时间:2020-05-18 点击次数:1993

废水生化处理调试

       废水的生化培养过程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其理论基础涉及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等多种学科,尽管活性污泥工艺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诸多理论在学术界仍无定论。因此,在本项目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就要求操作及管理人员,在深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废水具体情况,在生化培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实践,在做到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提高其理论深度,丰富其实践经验,完成其技术储备。

       废水生化处理调试是以微生物的培养为主要过程的工作,按照微生物的需氧情况可分为好氧处理、兼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按照微生物的生长形式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按照废水和微生物的形式可分为*混合式、序批式等;按照其反应器形式则包括更多类型。本人在结合理论及该制药公司现有废水处理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监测手段及控制参数等进行整理。

一、氯离子

①通过对氯离子的测试考察废水中盐酸盐的浓度;
②氯离子含量过高,直接影响COD的测定。

二、SS(悬浮物)

SS的测试方法严格遵守废水水质分析国家标准测试方法。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体性物质(FS)。溶解性固体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

SS是评价混凝反应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混凝反应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废水的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

三、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主要作用物质。

正常的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的外观为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粒径为0.02~0.2mm,单位表面积可达2~10m2/L,相对密度为1.002~1.006,含水率在99%以上。活性污泥上栖息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生物群体。这些生物群体主要是细菌和原生动物,也有真菌和以轮虫为主的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的固体物质含量仅占1%以下,由四部分组成:

1、具有活性的生物群体(Ma);
2、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
3、原污水挟带入的不能为微生物所降解的惰性物质(Mi);
4、原污水挟带入并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无机物质(Mii)。

 

活性污泥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到降解、去除,与此同步产生的则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本身的增殖和随之而来的活性污泥的增长。控制污泥增长的关键是有机底物量(F)和微生物量(M)的比值F/M,即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分为: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衰增殖期和内源呼吸期。

(1)适应期亦称延迟期或调整期。

       这是活性污泥培养的开始阶段,微生物不增殖但在质的方面却开始出现变化,如个体增大,酶系统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在本阶段后期,酶系统对新的化境已经基本适应,个体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

(2)对数增长期。

       有机底物非常丰富,F/M值很高,微生物快速摄取有机底物和自身增殖。活性污泥的增长与有机物底物的浓度无关,只与生物量有关。在对数生长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很强,不易凝聚,沉淀性能差,虽然去除有机物的速率很高,但污水中存留的有机物依然很多。

(3)衰减增殖期。

       有机底物不是很丰富,F/M值较低,已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活性污泥的增长与残留的有机底物浓度有关,呈一级反应,氧的利用速率也明显降低。由于能量水平低,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成较好,沉淀性能提高,污水水质改善。

(4)内源呼吸期。又称衰亡期。

       营养物质基本耗尽,F/M值降到很低程度。微生物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而开始利用自身体内贮存的物质或衰死菌体,进行内源代谢以供生理活动。在此期间,多数细菌进行代谢而逐步衰亡,只有少数威慑细胞继续进行裂殖,或菌体数大为下降,增殖曲线呈显著下降趋势。

版权所有 © 2019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16503737777

扫一扫,关注我们

Baidu
map